环球速递!“糖高宗”来了!分明是“甜甜的”生意,但有人心里却很苦

近几年,除了粮食以外,很多商品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,其中之一就是食糖。


【资料图】

食糖是一种特殊的商品,拥有着很强的社会及政治属性,因此与粮食、油料等一同被列为是重要的战备物资。

我国是食糖重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。

我国食糖的生产比较集中,主要位于广西、云南、广东等地,总体形成了“南糖北运”的格局。

每年的糖产量约在1000万吨左右,但是消费量却在1500万吨,也就是说,约有500万吨的需求缺口,需要依靠进口等来补足。

近期,国内粮价波动较大,尤其是小麦、玉米双双下跌,引发了市场不小的关注。而食糖却反其道而行之,迎来了持续上涨。

截至4月7日,国内食糖现货价格约为6410元/吨,年内涨幅达到了10.78%,而期价也更是创下了5年新高。

而大家都知道,玉米、小麦的下跌,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需求偏弱,或者说需求偏弱是今年上半年的一个大背景,包括猪价的跌跌不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需求偏弱。

食糖也同样如此,而且每年的春节后至上半年,基本都是食糖的消费淡季。需求偏弱,销量下滑,但为何食糖却持续大涨呢?

其中一个原因是,近两年国内食糖产量出现连续减产。

例如,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872万吨,同比去年还减少了17万吨,相较于年均1000万吨的水平进一步下降。于是很多糖厂开始惜售,导致市场供给下降。

其次,近期国际糖价波动也比较明显。

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都生产食糖,但是最主要的生产集中在了巴西、印度和泰国这三大产糖国。

根据市场此前预计,泰国的糖产量将达到1300万吨左右,而印度则在3650万吨左右。但受去年四季度干旱的影响,泰国及印度产量双双下降。

截至4月初,泰国的糖产量约为1102万吨,而印度则只有3000万吨左右,双双低于市场预期。两国产糖国双双减产,使得市场供给预期发生波动。

此外,印度此前就已经将食糖出口限制延长到了10月底,这意味着,印度的食糖出口进一步受限,市场供给压力增大。

另一方面,虽然巴西预期糖产量将有所增加,但是巴西尚未开榨,最早也要到6月份才能迎来高峰。但届时可能又将面临与大豆、玉米物流挤压的问题,所以影响并不明确。

于是,国际糖价不断走高,带动配额外的进口成本不断上涨,从而也使得国内糖价不断冲高。

第三,需求预期比较强。

虽然当前国内需求普遍孱弱,受制于这个大前提,许多商品都频频走弱。但市场对于食糖消费的预期较强,叠加供给能力下降,于是后续后涨情绪增加,也推动糖价上扬。

随着糖价不断上涨,不少机构称,“糖高宗”又要来了。

然而糖价上涨,有人欢喜有人愁。

对于糖企来说,有一定受益,尤其是前两年持续亏损,糖价走高后,亏损有望得到缓解。

但对于一些经销商来说,虽然做的是“甜蜜”的生意,但此时的心里却很苦。

一面是销量不畅,但另一面价格却蹭蹭上涨,随着库存见底,很多人对后续走势开始迷茫。

一方面,虽然当前糖价涨得猛,但如果后续需求跟进不足,则很容易“涨猛跌多”,为后续走势埋雷。这个局目前看不清,所以也不敢入。

另一方面,当前食糖走货并非是企业,而是贸易商为主,这也就意味着,大量的食糖正在变成中间库存。这对后续市场来说,也将成为一剂催化剂,若价格上涨,可能会助推其上涨,而一旦价格下跌,纷纷抛售,跌得也就更猛。

不过短期来看,利空较少,糖价仍将处于上行通道中,能持续多久还要看后续市场变化,尤其是巴西糖的产量及供给情况。

而如果糖价持续处于高位,与淀粉糖的价差持续增大,那么也会拉动淀粉糖替代,提振玉米淀粉的需求。

感谢阅读!随手点赞,给个支持。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世界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