涌金楼丨传统产业≠低端产业,新一届中央财经委首会明确 世界热资讯

潮新闻 记者 夏丹

5月5日下午,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首次亮相。

做好经济工作,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。中央财经委员会的职责是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、总体布局、统筹协调、整体推进、督促落实。


(资料图片)

在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上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、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强调,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。

其中有一句话,涌金君认为非常重要——坚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不能当成“低端产业”简单退出。

围绕传统产业,这样的表述,并不多见。此时为传统产业鼓劲打气,在涌金君看来,主要有两个原因:

其一,传统产业仍是中国制造的支柱。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“部长通道”上,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曾介绍,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,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%。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,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。

其二,传统产业仍是中国外贸出口和就业的主力军,可谓牵一发动全身。当前,中国制造业尤其传统制造业,面临强行脱钩、生产成本高企等巨大挑战,带来产业链加速转移。此时,对传统产业简单退出,会带来国内产业空心化的风险。

传统产业≠低端产业,在传统制造业占实体经济半壁江山的浙江,早已是深入人心的共识,更是久久为功的实践。

事实上,在浙江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历史阶段,传统制造业一直是拉动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。

改革开放初期,短缺经济时代,浙江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工业化发展道路,通过大力发展传统轻纺工业,使得乡镇、农村工业得到初步发展,形成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第一个发展高峰。

中国加入WTO后,国际市场的开放使得浙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通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,浙江成为全国外贸大省,这其中主导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。

现如今,传统制造业仍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,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,提供了最大的税收来源,保证了最多的就业岗位,深刻影响着浙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。

可以说,从资源小省发展成为工业大省,浙江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制造业的勃发。它奠定了今天浙江工业的基础,也正是这份厚实的“家底”,为浙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也正因为此,从省情现实考虑,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对浙江经济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仍是传统制造业

事实上,主政浙江期间,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曾在多种场合论及传统产业的发展。如2003年6月24日的全省工业大会上,他谈到,目前,我省传统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,今后仍然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,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支撑制造业增长的主体

同时,他也提到,我省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,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等问题也非常突出。如果不加快改造提升,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,原有优势可能弱化,生存空间可能越来越窄,甚至陷入困境。

明确的指引下,浙江持续不断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。从机器换人,到智能制造改造提升,到数字化改造,从未停下升级传统制造业的步伐。

尤其2017年起,浙江连续数年召开高规格的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大会,掀起新一轮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高潮。

诚然,我们无法回避,浙江传统产业面临着持续而巨大的挑战。熬过三年疫情,如今,随着欧美主导的贸易脱钩愈演愈烈,产业链加速转移,外向程度高的浙江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压力空前。尤其纺织、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,压力仍较大。

若因为当前浙江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,就此认为传统产业是夕阳产业,是低端落后产业,要放弃传统产业,这是陷入认识上的极大误区。

经过长期发展,浙江的传统产业在先进制造水平、市场占有率、产业生态链的完整等方面优势突出,实施改造提升的基础好、潜力大。

尤其浙江的传统产业解决的是衣食住行等刚需,通过自身提档升级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,改造提升的空间很大,未来发展的潜力很足,产业融合带动能力也很强。

当前,浙江正在实施的415X产业集群建设中,就有不少是传统产业,如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、智能电气产业集群等。尤其是乐清智能电气产业集群,通过提档升级,还成功跻身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
中央发声,浙江实践,传统产业,大有可为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世界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