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速读:古诗有哪些题目短的 常见的古诗题目


(相关资料图)

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古诗有哪些题目短的 常见的古诗题目来供大家参考,欢迎阅读。

常见的古诗题目

1.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标题最早的出处,是白居易的“我生本无乡,心安是归处”。后来,苏轼写过一首《定风波》,里面有这么一句话:试问岭南应不好,却道:此心安处是吾乡。意思是:试着问一下,在岭南那边应该过得不太好吧,却回答说,挺好的,其实只要让我们心安的地方,就是家乡。写作文时,遇到“家乡”、“内心安定”、“灵魂港湾”等主题,可以用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做标题。这个标题简洁、别致而有内涵,肯定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!2.不知何处是他乡出自李白的《客中行》,原诗如下: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。人生在世,心安之处,就是吾乡。如果能够在一个地方安稳生活,好好学习和工作,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心灵归宿地,又何必分吾乡它乡。写作文时,如果表达这层意思,就可用“不知何处是他乡”做标题。3.一夜乡心两处同这个标题,化用了白居易的《望月有感》,原诗如下:时难年荒世业空,弟兄羁旅各西东。田园寥落干戈后,骨肉流离道路中。吊影分为千里雁,辞根散作九秋蓬。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。白居易的原诗是“一夜乡心五处同”,因为兄弟姐妹分散在五处不同的地方。写作文时,一般情况是分隔两地,所以,可以化用为“一夜乡心两处同”。如果遇到“故乡”、“思念”等作文主题,就可以用“一夜乡心两处同”做标题。4.一叶轻舟傲烟雨出自元朝诗人吴莱的《风雨渡扬子江》,原话是“平生壮志此最奇,一叶轻舟傲烟雨。”写作文遇到“特立独行”、“保持风范”、“活出自我”、“不从众”等主题,可以用“一叶轻舟傲烟雨”做标题。5.且揽长川入樽俎这个标题,出自元朝诗人吴莱的《风雨渡扬子江》,原诗是:宁知造物总儿戏,且揽长川入樽俎。意思是:怎么会知道造物主总是那么随意?姑且取大江的风景下酒,让我开怀痛饮吧。言下之意是,不必计较那么多,且把握眼下的好风光,喝个尽兴与痛快。写作文时,遇到“豁达”、“豪迈”、“把握当下”等主题,可以用“且揽长川入樽俎”做标题。这个标题大气豪迈,可以展现文采和诗意,是一个别致而又给力的好标题。6.一枝一叶总关情出自郑板桥的题画诗,原诗说“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,意思是我们这些小官吏应该清楚,哪怕是非常细微的公事,也跟老百姓息息相关,因此马虎不得,必须十分留心,好好处理。写作文时,遇到“细节中的真情”

关于古诗的题目有哪些

您好。古诗有种标准题目,那就是词牌。(其他的题目大多是根据当时写诗的情况写下来的,类似于日记的落款)词牌,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。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:律诗只有四种格式,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(这些格式称为词谱)。词,又称长短句。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,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。这些名字就是词牌。有时候,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,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;有时候,因为各家叫名不同,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。现代人所谓的"诗""词"都是古时人们的歌曲,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,一般的词人只负责“填词”就行了。乐曲名字的来历,例如《菩萨蛮》,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,女蛮国进贡,她们梳着高髻,戴着金冠,满身璎珞(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),像菩萨,《菩萨蛮》因此得名。当时教坊因此谱成《菩萨蛮》曲。据说唐玄宗爱唱《菩萨蛮》词,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。《西江月》、《卜算子》《风入松》、《蝶恋花》等,都是属于这一类来自民间的曲调。希望能够帮到您,谢谢,望采纳。

不带题目和作者一共是58个字的古诗有哪些?不带 - 百...

《踏莎行・候馆梅残》候馆梅残,溪桥柳细,草薰风暖摇征辔。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。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,楼高莫近危阑倚。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首先,词的上片主要写的是游子在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。开篇三句“候馆梅残,溪桥柳细,草薰风暖摇征辔”,欧阳修所勾勒的便是一幅充满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。它的意思是说,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凋残,溪桥旁新生的细柳正轻垂,春风送暖,芳草香气侵袭,远行的人跃马扬鞭。由此可见,这里欧阳修是以实景来烘托离别。所以紧接着的两句,欧阳修便从离别之景转到描写离别之情上。“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”,即这离愁啊,它随着分别时间的越来越久,相隔距离的越来越远,而越积越多,就像眼前的这迢迢不断的溪中春水。从艺术手法看,这两句是即景设喻,以水喻愁,将离愁表现的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。然后,词的下片则主要是写闺中思妇对外出游子的深切思念。起始两句“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”,欧阳修便直接点明思妇怀人之情。即因为对外出游子的深切思念,她不得不寸寸柔肠痛断,行行盈淌粉泪。可见思妇思绪的缠绵深切。随后的一句“楼高莫近危阑倚”,意思是说,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。唐代诗人温庭筠曾有词写道:“梳洗罢,独倚望江楼。过尽千帆皆不是,斜晖脉脉水悠悠。肠断白苹洲”。说的便是思妇在家中苦苦等待、深切思念却望而不得的愁肠寸断。由此可见,欧阳修这句“楼高莫近危阑倚”,既是外出游子对闺中思妇的深情嘱咐,也是闺中思妇希望登楼远眺游子踪影,又明知徒然的痛苦挣扎。最后两句“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”,则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千古名句。它的意思是说,展现在思妇眼前的,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,原野的尽头是重重春山,她所深切思念的人,却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,渺无踪迹。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思妇凝目远望、神驰天外的情景,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,正穿过重重阻隔,伴随着外出的游子渐行渐远。同时,结合“楼高莫近危阑倚”的语气,思妇的凝望和想象,又是外出游子所想象的闺中人登楼远望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。如此一来,这两句便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,读来更觉耐人寻味。正如明代卓人月在《古今词统》中所说:“行人更在春山外”两句,不厌百回读。

题目最长的古诗

看过题目最短的古诗《蝉》,听过特别长的《琵琶行》与《将近酒》,那有没有题目最长的古诗呢?当然有了!这首诗就是《望月有感》。乍一看,随随便便一首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》的题目都比它长七个字啊。其实,这只是一个缩写,诗题的全称是《自河南经乱,关内阻饥,兄弟离散,各在一处。因望月有感,聊书所怀,寄上浮梁大兄,于潜七兄,乌江十五兄,兼示符离及下��弟妹》整整五十个字!因为题目主要内容是“望月有感”,就可以直接缩写成《望月有感》。你猜猜作者是谁?一提到“长”,便会不假思索的想出“李白”“杜甫”“白居易”三名大诗人了。这首诗的作者便正是白居易所作。这首诗所作于安史之乱的年代,白居易的家乡河南正在遭遇叛乱,战火四起,兵荒马乱。他的兄弟姐妹虽然都在河南,但也却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。整首诗无不表达了白居易对战争的痛恨和对朝廷平定叛乱的期盼。唉,还好这首诗没有出现在教材当中。连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》我们都要抱怨半天,要是默写这首诗的话,还真没几个能默写对吧。

标签: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世界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